在海选村干部时,为什么村霸更容易当选?一位老农民道出了实情
村委会虽然不属于国家公职机关,但在村里是最大的职能部门。而作为村委会组成人员的村干部,在村里的作用更是举足轻重。在农村村干部的选举是大事,毕竟选出称职的村干部,才能带领全村发家致富。然而在一些地区,村干部的选举也是难事,很容易出现村霸横行、恶人治村的局面。
目前的农村,村委会是三年一届,实行的是民主选举。“海选”村干部,按道理来说应该是好事,但为什么还是没能摆脱这样的局面呢?看看这位老农民是怎样说的吧,或许他道出了其中的实情。
第一,一些农村地区并不适合采用海选“村干部”。
农村里的乱象,咱自己是最清楚的。农村历来来都是熟人社会,宗族派系特别多,而且鱼龙混杂,很多人不太遵守规则。一到选举,有的人就靠着拉帮结派、互相攻击、恶意抹黑等的手段上位。在这样的情形下,德高望重的人不屑为伍、有能力的人不愿掺和。于是“海选”就成了村霸们拉票的工具。可以说“海选”村干部的办法,还是不太适合一些村子的,
第二,农村传统的选举制度还是有一定的好处的。
咱村里自古以来的一些传统选举制度的丢失,也使得村霸更容易当选。传统的选举制度是以家族共同体自治为核心,由家族内部提名一些候选人才,并进行的反复比对;然后开家族代表大会进行选拔,公布选拔结果。这样的传统方式,还是有其独特的优点的,能镇住并筛出本家族的“不肖儿孙”。随着“海选”村干部的到来,传统方式逐渐被抛弃,也就带来了新的问题。
这位老农民的这些话,虽然有一定局限性,但是比较接地气,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在海选村干部时,为什么村霸更容易当选。
如今村霸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比如任用大学生村官,建立村民监督平台等。相信随着选举制度的完善,监督机制的健全,这一乱象将不复存在。
第三,走上层路线,朝里有人好做官,有亲戚在乡里、县里、市里从政当官再好不过,如果没有就曲线上位,临时抱佛脚,用金钱铺路想方设法拉关系找路子。有钱能使鬼推磨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