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领导干部网河南洛阳讯:初冬时节,在豫西伏牛山区汝阳县南部深山区,漫山遍野都是红彤彤的柿子。王坪乡两河村是个仅有295户人家的深度贫困村,精准扶贫的号角吹响后。
2017年5月,汝阳农商银行定点帮扶王坪乡两河村,结合山区实际,因地制宜积极引导、扶持该村在种植香菇、天麻、猪苓,发展养鸽的同时,还鼓励家家户户将柿子晾晒成柿饼,又甜又香的柿饼深受城乡居民的青睐,成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经济收入新门路。
一、村情概况
王坪乡两河村位于汝阳县南部深山区,王坪乡政府西南部,两市(洛阳市、平顶山市)、两县(汝阳县、鲁山县)交界处。东和王坪乡椒沟村相邻;南与平顶山市鲁山县赵村乡接壤;西与汝阳县付店镇石柱村相邻,北与王坪乡孟村村相连。辖区面积22平方公里,辖15个村民小组,51个自然村庄,全村295户,1157人,耕地面积825亩,人均耕地0.7亩,林地面积25017.65 亩,人均林地21.6亩。全村共有党员45人,村两委班子及监委会班子健全,共7人,定点帮扶单位为汝阳农商银行,驻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长李克民,电话13783168668。
村主导产业一是种植业:中药材种植和食用菌种植,包括:猪苓、天麻、连翘、山萸肉、花椒等,覆盖所有贫困户;二是养殖业,包括:养猪、养牛、养鸡、养羊等产业项目。
(一)主要致贫原因分析
全村贫困状况:全村总户数295户1157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12户414人。低保户71户104人(其中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41户69人);分散供养五保户37户40人(其中纳入建档立卡户28户31人),集中供养五保户1户1人(非建档立卡贫困户);全村已脱贫110 户402人,其中2015年脱贫5 户15人,2016年脱贫3户8人,2017年脱贫11户52人(其中稳定脱贫4户20人)。2018年脱贫11户50人,2019年脱贫80户277人,目前剩余贫困户2户12人,贫困发生率1.0%。
112户414人中,缺资金致贫44户196人,户数占比 39.2%;因病致贫29户133人,户数占比25.9%;缺劳力致贫20户30人,户数占17.84%;因残致贫17户45人,户数占比15.1%;因学致贫2户10人,户数占比1.8%.
(二)针对致贫原因采取的主要措施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针对不同政策我村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和“五条途径”的要求,坚持因户精准施策、一户多策,科学制定帮扶计划采取有效帮扶措施,从注重脱贫数量向脱贫质量转变,实现贫困人口持续稳定增收,贫困村脱贫退出,为乡村振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奠定基础。
1.针对缺资金致贫:一是积极争取利用上级政策产业发展资金,解决贫困户产业发展缺资金问题,三年来共为112户贫困户实施到户产业项目,发放到户产业项目资金75.1万元发展种养业21户,养殖业74户;二是累计发放小额贴息贷款24笔90万元,用于贫困户中药材种植、牲畜养殖、香菇袋料种植、经营类等产业项目。
2.针对因病致贫:一是积极发动贫困户参与新农合医疗保险,实现贫困人口全覆盖,减轻经济负担。二是为参加新农合贫困人口统筹30元大病补充保险。三是利用县财政资金贫困户缴纳人身保险。贫困户遇到大病最多报销5次,因病报销比例由原来70%提高到90%以上,全村享受医疗报销贫困人口246人次,总报销金额1287511.52元;四是为疑似慢性病人进行鉴定,为全村40名慢性病患者办理慢性病门诊卡;五是112户贫困户享受免费健康体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3.针对缺劳力致贫:一是为缺少劳动力致贫的贫困户办理金融扶贫利益联结佳嘉乐公司带贫27户,每年户均收益3000元;二是对缺劳力致贫的贫困户进行排查,符合办理低五保条件的及时办理。三是对20户缺劳动力的户实施科技产业扶贫项目,种植大红袍花椒,帮助采摘、加工、销售山萸肉等促进增收。
4.针对因残致贫:一是积极联系县残联为72户贫困户72个残疾人办理残疾证;二是对符合残疾补贴发放条件的52人按时发放残疾补贴。
5.针对因学致贫:一是积极与教育部门沟通,保障各项教育补贴及时发放到位,2018年共发放教育补贴39100元;二是积极为该户谋划产业,使其有中药材种植、农产品加工、销售等增收渠道,确保不能因贫辍学。
(一)贫困发生率降至1.2%以下
两河村是2019年拟脱贫村,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12户 414人。截至2019年已脱贫110户402人,现剩余贫困户2户12人,贫困发生率为1.0%,我村按照上级脱贫规划要求,贫困发生率控制在1.2%以下。目前我村拟脱贫户均有相对稳定可靠的增收渠道和收入来源,年人均纯收入超过国家扶贫标准(2019年为农民人均纯收入3700元)且吃穿不愁(包括安全饮用水);适龄儿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家庭无因贫辍学学生;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有救助;住房条件有明显改善,有符合住房城乡建设部《农村危房改造最低建设要求》的安全住房。
(二)基础设施建设
1.两河村有一条通村公路实现硬化。
汝鲁路贯穿我村6个村民小组,并且通过村部所在地,路面类型为水泥硬化路面,路面不低于7米,能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
2、通往县城客车每天往返一班,并且通过村部所在地,群众可电话预约乘车。
3.农村饮用水符合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要求
两河村51个自然村、15个生产组群众全部使用自来水,经水利部门检测,两河村农村饮用水符合《水利部、卫生部关于印发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水农〔2004〕547号)的有关规定。水质符合《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要求。水量达到每人每天可获得的水量不低于30升,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20分钟,保证户户饮水水质安全达标,供水保证率100%。
4.基本满足生产生活用电需求
两河村通动力电率达到100%,户户通电率达到100%,全村照明、生产用电能够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要。
(三)基本公共服务
1.广播电视户户通
广播电视线路目前已覆盖40个自然村12个生产组。
2.有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两河村有一个文化活动室、1000平方米文体广场1个、戏台1个、3个宣传栏、1套文化器材、3套体育设施器材。
3.有标准化卫生室
两河村卫生室参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村卫生室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卫基层发〔2014〕33号)规定:村卫生室房屋建筑规模100平方米,村卫生室设有诊室、治疗室、公共卫生室和药房。
4.有合格乡村医生(或执业(助理)医师)
两河村卫生室有二名村医拥有《乡村医生执业证书》。
5.基本实现通宽带
两河村实现宽带通达,有能力为农村家庭提供50兆以上的宽带接入,覆盖率达90%。
(四)其他
1.统筹考虑贫困村产业发展
两河村村两委利用上级资金进行认真研究分析,最终确定利用扶贫车间发展生态养猪项目,利用山区气候和土壤优势发展连翘、猪苓、天麻、食用菌香菇等种植项目;养猪、牛、羊等养殖项目。
2.统筹考虑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
根据上级扶持精神,两河村充分利用补助资金实施山羊养殖,山萸肉加工、鸽子养殖等项目增加集体收入。
三、各项扶贫项目的实施及政策落实情况
(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1. 2018年投资9万多元对两河村村部及新村周围进行栽树、种花等绿化。
2. 2019年对全村进行环境整治,绿化栽樱花树、冬青树、种花月季花等,投资16万多元。
3. 目前,安装路灯20盏、广播电视基本全覆盖、文化广场1个、文化活动中心1个、吃水工程9处、卫生室1所、幸福院一个、集中垃圾收集运输车辆1辆。
(二)十项政策落实情况
1.产业扶贫:(1)到户产业项目:全村2016—2018年共实施到户产业项目,受益贫困户112户,发放扶贫资金75.1万元,项目立项、项目内容、资金性质、受益名单等均在村委会院内外进行张贴公告。(2)光伏:201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14户11.4万元。
2.教育扶贫:2018年享受教育补贴55人,发放雨露计划助学补贴1人,6人享受驾驶技能培训。
3.住房保障扶贫:2016—2018年,两河村共实现危房改造26户,补贴资金379500元,易地搬迁45户138人,搬迁后政府帮助就业、帮助实施产业项目、帮助协调子女转学等。项目的项目立项、项目内容、资金性质、受益名单等均在村委会院内外进行张贴公告。
4.金融扶贫:四年来为24户贫困户提供贴息贷款90万元,贴息率4.35%,所有受益贫困户均能按时获得收益。
5.健康扶贫:为贫困户缴纳人身保险、种植养殖加工和财产险;新农合每人统筹30元用于大病补充保险;贫困户遇到大病,可以报销5次,因病报销比例由原来70%提高到90%以上;贫困人口养老金全覆盖;医疗报销249人次,总报销金额 784318.07元;办理慢性病门诊卡23人,符合条件的办卡率为100%;113户贫困户享受免费健康体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贫困户100%全覆盖。
6.就业扶贫:贫困人口中具备劳动能力181人,实现转移就业103人,其中公益性岗位8人。
7.民政扶贫:全村低保贫困户71户104人、特困供养贫困户37户40人,其中集中供养1户1,各类补贴均按标准100%足额发放。
8.安全饮水:两河村51个自然村、15个生产组112户贫困户使用自来水,水量、水质、取水往返时间、供水保证率均达标,安全饮水水质鉴定覆盖率100%。
9.残疾扶贫:一是积极联系县残联为50名贫困户残疾人办理残疾证,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办证率100%;二是对符合残疾补贴发放条件的46人按时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
10.生态扶贫:全村有21名护林员,112户享受公益林补贴和生态补偿款,各类补贴均按标准足额发放。
(三)生活超市
投资1万元在村委新建20平方米爱心超市,方便贫困户需求。
(四)环境综合整治
建立健全卫生长效保洁机制,环境整治配送垃圾车一辆,垃圾箱70个,聘用3名专职保洁员,做到“三清、七集中、亮化、绿化、美化”有效的改变脏、乱、差现象,改善群众生活环境,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五)组织建设
村两委班子健全,有党员45名,培养积极分子2名,预备党员1名,后备干部4人。坚持以抓党建促脱贫,认真落实“一转三推进”工作,持续开展“九个一”大走访活动,全面实施网格化管理,完善档卡提升,提高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六)驻村工作
两河村共有驻村工作队6名,驻村第一书记及工作队队长一人,驻村工作队员5人。驻村干部平时吃住在村,经常到贫困户家里了解情况;宣传并落实各类行业政策;组织老百姓发展产业、培训、务工;组织农户参与村庄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收入。
四、2019年工作打算
(一)继续打好脱贫攻坚战
两河村将继续坚持以思想政治建设为核心,推进村两委班子“双强”(社会管理能力强、群众工作能力强)化,使脱贫户“两不愁、三保障”不返贫的基础上持续增收,确保2019年实现80户277人顺利脱贫,贫困发生率达到1.2%以下 ,向上级党委、政府及两河村全体村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坚持以全面推进“三议一表决”(党支部会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群众大会或户代表会议表决)为核心,推进村务管理制度化;坚持以定任务明奖惩为核心,推进工作任务目标化;坚持以发挥好作用为核心,推进活动阵地标准化;坚持以建立健全各类组织为核心,推进组织建设体系化。
(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一是向上级申请扶贫资金建设桃林组下庄、大坪组下河鸽子厂和食用菌厂的石拱桥项目;二是向上级申请完成河东组、仁沟组、桃林组的道路硬化项目;三是向上级申请完成大坪组—联合组的道路复修项目。
(四)发展产业项目,壮大集体经济
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提高政策落实率、产业叠加度。一是打算利用两河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贷款二百万元,采取贫困户入股分红方式带动本村贫困户发展山芋肉加工项目,该项目设备已经安装,待秋季山萸肉成熟即可生产,二是利用上级扶贫项目资金发展养羊项目,该项目已经竣工,目前已购买山羊60多只,还在继续购买;三是鸽子养殖项目已经启动,目前鸽苗养殖棚已经建成,养殖大鹏地址已选好,即将动工。四是抓住扶贫政策,利用当地林地资源,向上级申请扶贫资金在我村建设养牛项目,该项目正在谋划。
(五)认真落实行业部门扶贫措施
进一步加大教育扶贫、卫生医疗、土地保障等十项政策宣传力度,确保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应享尽享。
通过以上脱贫项目的安排和脱贫政策的实施,使已脱贫的110户贫困户的脱贫成效更加稳固持续,2户未脱贫的贫困户实现人均增收1500元的增收目标。(编辑:周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