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本》之一:陈其荣增订本:“黃帝娶于西陵之子.谓之嫘祖.产青阳及昌意.昌意生颛顼.颛顼生鯀。青阳即少皞.黃帝之子.代黃帝而有天下.号曰金天氏.昭十七年.黃帝生玄囂.玄囂生僑极.僑极生帝喾.帝喾生尧.尧典疏.帝喾卜其四妃之子.皆有天下.元妃有邰氏之女.曰姜嫄.是生后稷.”
张姓先祖为金天氏裔见《春秋左传昭公元年》:“昔金天氏有裔子曰昧,为玄冥师,生允格、台骀。台骀能业其官,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大原。帝用嘉之,封诸汾川。沈、姒、蓐(rù)、黄,实守其祀。”
挥为少昊之子见宋代邓名世的《古今姓氏书辩证》称:“张氏出自姬姓。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造弓矢,实张罗以取禽兽,主祀孤星,世掌其职,赐姓张氏。”
从以上《世本》可以看出,青阳氏玄嚣代黃帝而有天下,号曰金天氏。玄嚣是黄帝之长子。关于黄帝的父、母、妻子的氏族居地。黄帝其父,《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一》开篇即明确指出“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少典是原始社会时期有熊部落的首领,是从母系社会走向父系社会第一人。母系社会是母性群居生活,其子女是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在黄河中下游与济水交汇处,生活一个“邲”的母系氏族社会。邲,春秋郑地,遗址在今新乡市平原新区原武镇附近,《春秋鲁宣公十二年》:晋荀林父帅师及楚子战于邲。邲通妣,在母系社会对生殖崇拜中对地名称呼。妣,对逝去的母亲称呼,最早是黄帝的母亲附宝居住地。同样,在兰考县一带的考城应该是黄帝的父亲少典建造的城池“考”。
《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炎帝、黄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陕西宝鸡清姜河)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这是中国历史最早记载炎帝、黄帝诞生地的史料。
原始社会在这个时期,“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与麋鹿共处”。所以,关于炎帝的出生有好几种说法。最通常的说法是:有熊国的国君少典娶了有蟜氏的两个女儿作妃子,长妃叫女登。有一天,女登在华亭游玩时,忽然有一神龙来伴。女登因此怀孕,生下炎帝,取名榆冈。
少典的次妃附宝,有一天到郊外游玩,忽遇暴雨,有大电光缠身,许久才离开,绕北斗而去。结果,附宝感而受孕,怀胎25个月,生下黄帝,起名叫云,黄帝长得"河目龙颜",落地能语,性情和善,很受少典国君的喜爱,就带着他和附宝一同住叫阴水河边。附宝生就的美容丽质,非常动人,被人们呼为美姬。
妣城西侧5公里就是古黄河,南边就是《原武县志》记载的浪荡渠,又叫阴沟渠,就是古阴水;北部就是古济水,济水与阴沟渠都起源于西侧的黄河,附宝居妣城,因此称黄河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据宋《轩辕黄帝传》记载:“帝娶西陵氏于大梁,曰嫘祖,为元妃,生二子,玄嚣、昌意。”清代《辞源》也解释说:“黄帝娶西陵氏于大梁,曰嫘祖。”《水经注》 卷二十二记载:浪荡渠“又东经大梁城南,本春秋之阳武高阳乡也,于战国为大梁”。大梁北就是济水。“黄帝以姬水成”,黄帝大婚的地方就是其“成”是地方,因此济水就是姬水。《开封府志》记载:“浚仪(大梁)在汴州城北30里。”大梁城遗址对应的就是今封丘县荆隆宫乡的“黄池”,在荆隆宫乡坝台村。根据《封丘县志》记载:“天子东游于黄泽。”
炎黄时期,炎帝通掌天下,此时黄帝还是炎帝下面的小家族,只能叫轩辕氏。轩辕氏的活动范围,从其创制的五行中可以反映出来;左青龙,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中间是黄土。
东到青邱,《河图稽命征》:“附宝见大电光绕北斗权星,照耀郊野,感而生黄帝轩辕于青邱。” 青邱是轩辕诞生地,青邱即青堆,在今封丘县留光乡青堆村。轩辕氏称东为青龙,又是自己诞生地,看来黄帝尚龙。
西白虎是指西侧有仓颉部落。《春秋元命苞》:“都于阳武,终葬衙之利乡亭。”阳武就是今原阳县阳阿,其墓在阳阿南20公里的家凹(今原阳县官厂乡新厂村)。
南朱雀,朱乃红、赤之意,黄池南30里的赤城,就是朱雀方位。炎帝建都于淮阳,淮阳与黄池之间的赤城(今开封),是炎帝的城邑,因为炎帝尚火,火为赤。轩辕氏南到开放
北玄武,玄是接近黑色。炎黄时期,玄是玄池,也叫乌巢,武就是阳武城,就是今阳阿,阳阿东3公里就是阳阿乡的小留村。根据原阳县与延津县史志人员考证,小留村就是乌巢的西岸,自小留村东北20里到延津县史固村,其间就是乌巢泽的范围。
查阅地图可以看到,以大梁为坐标,黄帝最初的活动区域很小,方圆不过百里。
下面说黄帝的两个孩子青阳,其一为出自姬“姓”的青阳氏,名字叫玄嚣;另一为出自“己”姓的名字叫青阳。《国语·晋语四》载:“黄帝之子二十五人,其同姓者二人而己,唯青阳与夷鼓皆为己姓。”玄嚣继承了嫘祖的姬姓。因有德能,被炎帝分封在江水,被黄帝分封在清水之阳,称为青阳氏。
姓 氏 名字 母亲
姬姓 青阳氏(金天氏) 玄嚣 嫘祖
己姓 青阳 彤鱼氏
己姓青阳没有氏,以后炼铜制作箭矢和铜鼎,这就是两个青阳的区别。
《史记·五帝本纪》:"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降居:贬谪迁居。亦谓天子之子出为诸侯。丘菊贤、杨东晨所著《中华都城要览》记载:“玄嚣部族,居地江水,(即)今河南安阳市。邑地顿丘,今河南省濮阳市。”《史记索引》认为:“江水在蜀”。《史记正义》引述应劭语:“(江水)古江国也。《地理志》亦云安阳古江国也。”又引《括地志》的记载:“安阳故城在豫州新息县西南八十里。”朱绍侯教授在《张姓祖根在濮阳》中也说:“豫州新息县即今河南息县。大梁向南到“息县西南八十里”的距离约720里,炎帝建都陈(今淮阳),淮阳南是炎帝管辖地,最初的轩辕黄帝管辖地盘,南不过开封。息县还在炎帝都城淮阳之南,息县不可能是玄嚣徙居的诸侯地。《史记索引》中谈到蜀地有江水,仅仅是重名耳,也不会是玄嚣的分封地,因为那时候炎帝黄帝的活动区域都还没有达到四川境内。
“江水”之“江”,由“水”和“工”字组成,是华夏先祖“共工”最早在中原人工治水的地方。据史料记载,“江水”就是“鸿水(沟)”,“帝江”就是“帝鸿”。古音“江”与“鸿”通,“鸿”为江边的大鸟,而“帝鸿”也指“黄帝”,是华夏民族的始祖。所以,鸿水(沟)就是流经黄帝帝都之水。河南社科院研究员郑杰祥先生也认为:“‘江水’即‘鸿水’,即古代的‘鸿沟’。
鸿沟,魏惠王九年(前361),自今河南原阳县北开大沟引黄河水南流入圃田泽(今河南郑州、中牟之间),又自圃田泽引水至国都大梁(今河南封丘县荆隆宫乡坝台村)城北,绕城趋南,经通许、太康,注入沙水,再南至陈(今河南淮阳)东南入淮河支流颖水。
上图就是郑杰祥先生所提到的鸿沟流域图,其中大梁是黄帝大婚的地方,是与玄嚣的母亲嫘祖结婚之地,自然作为其长子的玄嚣就诞生在这里;敖山也叫嚣山,是玄嚣活动之地;兰考县青龙岗是黄帝战蚩尤中,玄嚣战死后埋葬之地;在鸿沟之阳,也就是济水之阳的城池就是城棣,城棣的“棣”的意思就是弟弟的意思,是炎帝的弟弟黄帝之后徙居地。城棣东五里的阳阿就是蚩尤建的城池。按年龄推算,蚩尤应是玄嚣的堂兄。
通过城棣周围多是玄嚣的活动地,《史记·五帝本纪》:“青阳降居江水。”降居就是分封制地,江水在原阳县城棣之南,原阳县城棣应该是玄嚣最初的分封地。
少昊金天氏帝挚见《汉书•律历志》:“少昊帝:《考德》曰,少昊曰清。清者,黄帝之子清阳也。是其子孙名挚立。土生金,故为金德,天下号为金天氏。”《春秋左传·昭公十七年》秋,郯子来朝,公与之宴。昭子问焉,曰:“少皞氏鸟名官,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大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 张姓先祖为金天氏裔见《春秋左传昭公元年》…………昔金天氏有裔子曰昧,为玄冥师,生允格、台骀。台骀能业其官,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大原。帝用嘉之,封诸汾川。沈、姒、蓐(rù)、黄,实守其祀。…………
挥为少昊之子见宋代邓名世的《古今姓氏书辩证》称:“张氏出自姬姓。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造弓矢,实张罗以取禽兽,主祀孤星,世掌其职,赐姓张氏。”
由此看来,黄帝的儿子玄嚣,炎帝非常看中,“青阳即少皞.黃帝之子.代黃帝而有天下。”这里的有天下是指母系社会中太皞部落的活动区域,比如邲。炎帝离开邲地到其他地方扩大地盘,邲地让玄嚣代为掌管。因为是执掌太皞的活动区域,就称少皞。黄帝尚土,土生金,于是玄嚣又称为金天氏。
因为玄嚣为少皞金天氏,玄嚣的玄孙帝挚立,也称为少皞金天氏。最近李学勤、何光岳推测太皞主要活动在山东境内,因此少皞部落也在山东境内,与炎黄部落无关。其实在太皞伏羲时期,伏羲生在雷泽(濮阳与菏泽之间),建都在河南省淮阳。河洛观龟画八卦在河南省孟津,河南新密的伏羲山大峡谷,河南省巩义市的伏羲山雪花洞,原阳县原武镇邲城,都是伏羲氏的活动区域,炎帝黄帝的父亲少典也是邲城的后裔,他推翻了母系氏族社会,建立了父系氏族,建立了华夏文明。
伏羲取蟒蛇的身,鳄鱼的头,雄鹿的角,猛虎的眼,红鲤的鳞,巨蜥的腿,苍鹰的爪,白鲨的尾,长须鲸的须,创立了中华民族的图腾龙。
周时,我们华夏民族崇尚的就是龙,是伏羲的后裔。周武王姬发,姓姬,是后稷之苗裔,后稷,姬姓,名弃,是黄帝的玄孙,帝喾嫡长子。帝喾,姬姓高辛氏,名俊。帝喾的祖父是玄嚣,玄嚣乃少皞金天氏,崇尚龙,黄帝的图腾也是龙。由此炎黄文化,是伏羲太皞文化的传续,是伏羲的苗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