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艺术家《谢小品先生微书作品选*序》出版发行
谢氏家族在历史上人文荟萃、名家辈出,诚如宋代文豪苏轼为谢氏族谱作序时所言:谢氏“将相公候,文人学士,奕世蝉联,难更仆数。然而在国则彪炳汗青,在家则照耀谱乘。”小品先生,乃当今谢家宝树也。
谢小品先生,号山左巨人。中共党员。一九三九年生于麒麟之乡、昌邑故国之山东省巨野县大谢集镇。自幼勤学,黄埔十八期学员其族叔瑞连对其影响至深,“不要钱,不要命,爱国家,爱百姓”的黄埔誓言,乃铭记终生。一九五七毕业于山东艺专,师承于赵玉琢、谢昌一、关友生、黑伯龙、于希宁诸大家,专攻国画、书法。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在文化、教育、政协等部门及基层政府任职,均积极向上,爱岗敬业,颇有建树,深得好评。尤其从事戏剧、文史、谱牒研究的经历,打下了较为厚重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基础。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文化部艺术人才资料数据库高级书法家,中国乡协书画艺术委员会理事,中国书画艺术家联谊会副主席,中国领导干部网书画研究院荣誉院长,齐鲁书风齐鲁画派联盟主任委员等社会职务。
我与先生结缘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文史研究中接触日频,交往日进。先生宅心仁厚、热情豪放,为人诚恳、博览多艺社会;由是仰慕,往复之间,竟成忘年。
我以为先生最大成就和贡献有二:其一,创编《中华谢氏四库丛书》。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始,孜孜矻矻,游神于中国传统文化;爬罗剔抉,致力于谢氏文化研究;遍览二十四史,旁及诸子百家。悬空施斧,想见创修之艰;剞劂功深,原由岁月之积。历三十寒暑,大功厥成。分经、史、子、集,凡二十册,三百余万言。岂但谢氏家族文化的集大成,乃当中国谱牒史学研究的重大成果。
其二,传承微书技艺。先生热爱生活,爱国、爱家、爱书、爱事业;兴趣广泛,种文、绩学、绘画、锺书法。书画皆能,小楷成就为最。二零零零年退休后,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专攻小楷及微书。拜耆宿,跋涉万里,不耻下问;访族老,兼收并畜,冶炼百家。操觚临池,废寝忘食,如痴如醉;寒暑不辍,触类旁通,自树一帜。继承固守优秀传统,融入自己人生感悟;坚持以勤学苦练为本,以法度森严为格,以功力雄厚为胜的书法创作理念;不跟风附势以示狂,不求险绝以示怪。几十年如一日,书法日渐成熟。故其作品结构稳健、端庄俊秀,藏骨抱筋、血气并存,深秀雅致、自然流畅,朴实无华,文质相当。
尝赠我一幅作品,方不盈三寸,纳千五百言;密麻麻如众蚁排衙,黑压压如群蜂练阵;熟视良久,不可辨析。置放大镜下,方见笔画清晰,结体自如;大小匀称,端庄大方。睹之如品香茗,韵味悠长;如饮甘醪,醇美醉人;令人拍案叫绝。难能可贵者,十载不辍,久久为功,洋洋三百万言丛书,全由毛笔蝇头小楷写就。心志之坚,用功之勤,成就之大,鲜有匹焉。字者心画,字如其人,其微书作品透露出的是高尚的情操,非凡的修养,良好的情趣,温和的魅力。腹有诗书人自华,其是之谓乎!小品书法,名闻于谢氏宗族;微书工匠,独立于书法之林。为中华书法事业的发扬、小楷微书的传承做出了积极贡献。
行笔至此,惟愿先生沐仁兽之灵光,承谢家之才气,书艺常青,宝树长春。
时值丁酉岁,先生书法选集即将付梓,问序于余。盖余耳目固陋,不谙书道,虽平居爱之而不能习,本不足以担此重任。婉拒不谐,不得已勉承之命,姑为一言复之,敬祈先生恕其续貂耳!
(作序:刘富轩,于丁酉二〇一七年二月初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