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领导干部网湖北频道(即湖北领导干部网)黄冈市报道:大别山革命老区其范围包括:安徽省六安市、安庆市全境;河南省信阳市、驻马店市全境,南阳市的桐柏县、唐河县;湖北省黄冈市、随州市全境,孝感市的孝南区、安陆市、应城市、大悟县、孝昌县、云梦县,襄阳市的枣阳市,武汉市的黄陂区、新洲区。区域总面积10.86万平方公里。今由中国乡协艺术发展中心副主任、文化部艺术人才资料数据库常务副秘书长吴海友院长(兼任雄安新区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发起并携手打造的【中国乡协*领导干部书画研究院大别山分院】有湖北鸿藏书画传播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夏鑫等负责同仁全权负责筹成中。即将放飞在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的大别山革命老区这块红色土地上了。昭示着美好的发展远景和不俗的展望未来。【附录一:部分相关申报材料批复情况如下】
湖北鸿藏书画传播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夏鑫等负责同志:
中国乡土艺术协会是国务院批准,民政部注册、文化部主管的国家一级社团组织,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中国乡土艺术协会艺术发展中心是在中国乡土艺术协会直接领导下的机构。是配合党和政府以及社会文化事业、美术和艺术发展需要,是推动我国传统文化、乡土艺术专业保护和发掘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重要有生力量。
中国领导干部网隶属全民所有制国有单位“北京环球音影艺术服务公司”主办主管的政务领域的网络资讯传媒;是经中国领导干部网编委会研究决定,在文化部中国乡协艺术发展中心、中国领导科学艺术学会等文艺机构共同努力下申报成立的中国领导干部书画研究院。秉承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东风;其先后在全国各地成功组建运营有130多家书画分院暨写生创作基地。在这一产业链上做到领先地位,产生良好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保证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双丰收的格局。可以说:“学术、创作、服务”是目前支撑中国领导干部书画研究院发展的三足鼎。
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通知,特别是中办.、国办关于《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中提出的,“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撑,是党和国家的战略方针政策”。谨此,授权鸿藏书画传播公司法人代表夏鑫等负责同志们,自愿加盟合作成立大别山地区文化艺术分支机构,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事业服务,为振兴民族优秀文化共圆美丽中国梦。文化部中国乡协艺术发展中心、中国领导干部书画研究院展开惠民工程,同意一次性收取行文办证工本费及网络宣传平台建设费用二万元(20000元);以后每年只缴纳网络空间域名费二千元(2000元)。并给予鸿藏书画传播公司长期战略合作的书画院官网公益平台,以及颁发授权任命文件,由中国乡协暨领导干部书画院精心指导下开展工作,真正做到携手共进,共襄盛举为己任,努力实现书画院、书画家、文化公司、艺术产业链有机结合,健康有序良性发展。中国领导干部书画研究院按照市场化运作模式,由中国乡协发展中心提供人才培训、艺术品牌、经营资质、办院宗旨,提供书画艺术家群体资源,艺术品收藏鉴赏专家团队等。始终坚持“双百方向、二为方针”,注重开展乡土艺术的学术研究,良性发展书画创新模式,真正秉着弘扬书画国粹、促进文化艺术交流、繁荣艺术创新宏伟目标而不懈努力奋进。(新闻发布:周云)
【附录二:鄂豫皖52县纳入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规划】
据《中国老区网》刊发有关信息:
国家发改委已正式启动《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以下简称《振兴规划》)的编制工作,并要求三省发改委先行组织编写本省规划于8月底前提交至国家发改委地区司。这并不是鄂豫皖三省关于大别山区域的第一个国家规划,去年12月底,《大别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扶贫规划》)也曾获国务院批复,但地方发改委官员表示,两次规划的范围、主题并不一样,预计此次三省将有52个县纳入到规划中。
【同一区域的两次规划】2015年7月29日,安徽省发改委下发通知,要求安庆、六安两市将本市及所属各县(市、区)重点项目和政策建议,整理汇总后上报至安徽省发改委。
据悉,在此次国家发改委启动编制的《振兴规划》,安徽区域内上述两市共有15个县(区)被初步列入。与此同时,河南省发改委向本报记者表示,河南也于7月23日接到国家发改委下发的《关于开展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编制前期研究计划通知》。7月25日,河南发改委将上述通知下发到信阳、驻马店、南阳三市,并在信阳召开会议,《振兴规划》涉及到河南19个县区。
湖北方面,该省发改系统也启动了《振兴规划》的前期工作,湖北发改委地区处官员表示,该省已初步划定了18个县纳入。预计此次国家规划将涉及三省大别山革命老区共52个县。作为2011年底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确定的11个连片特困区之一,大别山片区在2012年底已获得国务院批复的《扶贫规划》,并且该规划的一些项目已经在运作中。
对于是否重复规划,安徽省发改委表示,两次规划的范围、主题和牵头单位均不一样。扶贫规划仅涉及大别山片区三省的36个县,而此次振兴规划扩大至52个;扶贫规划是由国家扶贫办牵头,侧重扶贫开发,而振兴规划由国家发改委牵头,侧重产业发展和老区振兴。
“我国主要的革命老区陕甘宁和原中央苏区都有各自的振兴规划,唯独大别山革命老区还没有”,安徽省发改委官员表示,因此三省一直在呼吁和要求。
当地发改系统人士还透露,在做扶贫规划时,三省提出过“革命老区振兴规划”,但当时国家觉得扶贫规划和振兴规划重复度太大,没有同意。上述人士还表示,与以往扶贫规划制订中,牵头部门与其他部委的沟通不够,且规划并未与其他部委制订的农业、水利、交通等专项规划衔接相比,此次《振兴规划》,由于是发改委牵头,其项目运作经验及协调能力让地方更有期待。
【投资冲动】地方期待的背后,是国家对于革命老区振兴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和项目投资。“革命老区开发享受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扶贫开发不享受这项政策”,安徽发改委皖北办表示,而在做扶贫规划的时候,考虑到与其他10个连片特困地区政策的一致性,国家对于鄂豫皖三省提的其他优惠政策采纳得比较少。
安徽经济研究院区域所所长徐振宇认为,老区的政策比片区的政策要更优惠。现在虽然已有扶贫规划,并在在优惠政策分类上与老区振兴规划已经很相似,有金融、产业、土地等方面,但老区振兴规划优惠程度相对更大,比如陕甘宁老区的一些减免税政策、基础设施投入政策,包括地方配套投入力度都更大。“我们争取享受陕甘宁和原中央苏区振兴规划的同等政策”,他们一致说。
与优惠政策一样让地方激动的,还有国家对于地方上项目的支持,可谓“真金白银”,因此项目汇总也是地方在规划编制前期的主要工作。如前述,在此前《扶贫规划》编制中,三省都各自上报了几千亿的项目,其中片区内仅安徽12县就有项目730个,百亿以上项目18个,十亿以上242个,总投资达七千亿。而此次老区振兴规划所涉三省的县(区)更是增加至52个,料项目投资将不低于此前的扶贫规划。
原信阳市委书记郭瑞民高兴地说,《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是在“四个全面”和“一带一路”两大国家战略背景下,党中央、国务院加快中部崛起的重要举措。《规划》的获批,给大别山革命老区带来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对于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动产业战略转移、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信阳将坚持把加快工业化、城镇化作为现阶段最突出的任务,以工业化、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以信息化加速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努力把信阳建设成为鄂豫皖三省交界区域性中心城市、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物流枢纽、中部地区承接东南沿海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鄂豫皖三省为振兴老区筹谋多年连续4年呼吁多年来,信阳市一直在提倡大别山区域联动发展和加快振兴。2012年,信阳市委书记郭瑞民曾分析说:“大别山的资源优势,如果不从总体上把握和发挥,就很难形成真正的优势……大别山区各市县只有坚持联动发展,切实加强区内合作,做到交通互连、信息互通、政策互享、人才互动、产业互补、文化互融,才能实现互利共赢。2012年的全国两会,河南省信阳市和驻马店市全境、南阳市的桐柏县、唐河县连同湖北省、安徽省三省代表、委员联合呼吁:将大别山区振兴上升为国家战略。2013年,全国两会,三省的代表、委员继续为大别山的发展振兴奔走呼吁。全国人大代表、信阳市市长乔新江在河南两会上提出建议,把扶持大别山区加快发展纳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制定出台《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2015年,乔新江书记再次提交建议:将鄂豫皖三省联合推进的《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推动沿淮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建设,加快大别山扶贫片区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 附录三:国务院关于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的批复国函〔2015〕91号】
安徽、河南、湖北省人民政府,发展改革委:
发展改革委《关于报送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修改稿)的请示》(发改地区〔2015〕492号)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规划》实施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弘扬老区精神,加大扶贫攻坚力度,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基本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把大别山革命老区建设成为欠发达地区科学发展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粮食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长江和淮河中下游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使老区人民早日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
三、安徽、河南、湖北省人民政府要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绩效考核,抓紧推动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实施。要完善三省协商机制,加强沟通衔接,协调解决《规划》实施中的重大事项。完善公众参与和民主监督机制,确保完成《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重要政策和重大建设项目,要按规定程序报批。
四、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加强工作指导,加大支持力度,全面落实《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要发挥好大别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定点联系机制的作用,加强调查研究,密切部门间以及与安徽、河南、湖北省的沟通联系,指导地方开展相关工作。
五、发展改革委要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督促检查,适时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情况评估,重大问题及时向国务院报告。
国务院2015年6月1日(此件公开发布)
【附录四:鄂豫皖大别山革命老区概况介绍】
大别山为革命老区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红安县为中心的大别山区是中国红军第四方面军诞生的摇篮,无数热血男儿走上了不屈的抗争道路。长征会师后的8万红四方面军主力为共和国的诞生立下了不可磨灭的汗马功劳!特别是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区,是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里程碑意义,刘邓大军开辟大别山革命根据地,严重地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1948年,刘邓总部分别在豫南王家湾和皖西天堂寨脚下的九资河召开战略部署会议。
从鄂豫皖这片大别山里走出了共和国二任国家主席,一位元帅、和三百多位开国将军。有诗为证: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抗战结束后,共产党的主要根据地仅仅是在黄河以北的部分地区,而不是长江以北,地形,最终惊异地发现,大别山地理位置独特,处于武汉和南京的正中间,武汉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城市,地处中国中心地带,南京是国民党政府的首都,如派遣一支部队控制住大别山,意味着东可取南京,西可取武汉,整个长江中下游唾手可得。这一天才的发现,具有一招定乾坤的军事价值,蒋介石统治中国的局面也从此进入到土崩瓦解阶段。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8月,毛泽东派遣刘伯承和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组成战略突击队,开始南下,而国民党军企图利用连日大雨,黄河水位陡涨,破堤放水淹没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1纵队于黄河渡口进行佯动,华东野战军5个纵队于郓城以东地区钳制国民党军整编第5、第85师等部西进配合,刘、邓率4个纵队先期跳出合围圈南进,然后越过陇海路,以第1纵队并指挥中原独立旅为右路,第3纵队为左路,第2、第6纵队掩护中共中原局、野战军指挥机关为中路,向大别山疾进。这时,蒋介石错误地认为刘伯承、邓小平所部是“北渡不成而南窜”,即以12个旅为第1梯队、以8个旅为第2梯队,先后尾追刘邓大军;另以4个旅在许昌、漯河等地侧击,以2个整编师及1个交通警察总队布防于柘城、鹿邑地区,企图围歼刘邓大军于黄泛区。宽20多公里的黄泛区,遍地淤泥,积水没膝,深处及脐,荒无人烟,行军、食宿均十分困难。这时刘邓果断做出决策,抛弃所有重型武器装备,自断后路,全速前进。17日,刘邓大军胜利通过黄泛区。此时蒋介石突然意识到,刘邓大军此行并非小股共军南串,而是针对大别山有备而来,他们一旦进入大别山,毛泽东打南京武汉如探囊取物,这时蒋介石迅速集结大批军队围追堵截,但为时已晚,从24日夜至27日,刘邓大军已全部渡过淮河,隐身于大别山了。
此段故事史称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关于此举对国共二党和未来中国的意义,也许当时只有毛泽东和蒋介石二人知道。事实上随着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国共二党的战略均势随即发生了根本的逆转,国民党统治区日益缩小,共产党的则日益扩大,此后仅二年时间,就结束了蒋介石在大陆的统治。而一代伟人邓小平也就此确立了他在中国现代史上的地位。在战争年代,老区人民养育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提供了坚持长期的斗争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和财产,为壮大革命力量,取得最后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极大贡献。革命老区是新中国的摇篮,今天的新中国是无数革命先烈前仆后继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大厦的牢固基石。老区是充满荣誉的,老区的革命传统和历史经验是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它的光辉业绩将载入史册,彪炳史册,永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