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日,中国政府网发布通知,明确开封、南阳城市发展定位。据不完全盘点,河南这些地方已经有明确定位,快来看你的家乡未来模样吧!
导读:昨日(2月7日),中国政府网发布的两则通知引发一亿河南人关注。一份是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批准开封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通知》,另一份是《关于批准南阳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通知》。
其中开封明确定位为中原城市群核心区的中心城市之一,南阳则定位为豫鄂陕交界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由于历史文化悠久,在两座城市的发展规划中都提到,要重视保护历史文化和风貌特色。
河南18个省辖市城市规划如何?据大河客户端不完全盘点,河南这些地方已经有明确定位,快来看你的家乡未来模样吧!
【最新】形状分割线
开封、南阳城市总体规划获批
2月7日,国务院分别发布通知,批准开封市、南阳市城市总体规划。
在《开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中提到,开封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旅游城市,中原城市群核心区的中心城市之一。
而在《南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中也明确,南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豫鄂陕交界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
在两份规划中都提到,在开封、南阳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要根据市域内不同地区的条件,重点发展县城和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重点镇,优化村镇布局,加强对村镇建设的指导,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现代化。
不过,对于开封,规划中特别提到,要深入推进开封与郑州的一体化发展,加强区域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郑州】城市定位:国家中心城市
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形状分割线
2010年08月2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原则同意修订后的《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批复指出,郑州是河南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
根据国务院于2010年8月下发的《关于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郑州市的城市规划区范围被确定为7446平方公里,而对于城市规模,则要求中心城区城市人口应控制在450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400平方公里以内。
转播到腾讯微博

2017年1月23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在全国布局建设若干国家中心城市,是引领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完善对外开放格局的重要举措。《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郑州作为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区位优势明显,腹地市场广阔,人力资源丰富,文化底蕴厚重,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具有良好条件和巨大潜力,但经济发展体量、科技创新水平、辐射带动能力等仍需加快提升,迫切需要抢抓机遇、勇担使命,实现更大作为。为加快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引领中原发展、支撑中部崛起、服务全国大局。
【洛阳】城市定位: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河南省副中心城市\\著名旅游城市\\形状分割线
2012年4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批准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通知》,该通知指出,洛阳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河南省副中心城市、著名旅游城市。
在该通知中,洛阳市的城市规划区范围被确定为2405平方公里。通知还要求,到2020年,洛阳市的中心城区城市人口应控制在285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265平方公里以内。
【安阳】城市定位: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三省交界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形状分割线
2015年10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批准安阳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通知》,经国务院批准,原则同意《安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
《总体规划》明确了安阳的城市定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豫晋冀三省交界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预计到2020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150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130平方公里以内。在城市空间形态上,市域将纵向沿京广铁路(安阳段)、横向沿林州-南乐交通走廊促进城镇轴向发展;中心城区将重点向南向东发展,以市级商业中心和古城所在地为核心,做好西片区配套服务,加强对殷墟遗址保护片区的保护。
【平顶山】城市定位:中原经济区重要的能源和重工业基地\\豫中地区的中心城市\\形状分割线
2016年11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平顶山城市总体规划获国务院批准》信息,平顶山被定位为中原经济区重要的能源和重工业基地,豫中地区的中心城市。
根据总体规划,平顶山市2020年人口将达588万人,市区人口将达110万人。根据规划,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106平方公里内。建成区面积为60平方公里。截至2015年末,平顶山人口为496万人。
【新乡】城市定位:豫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形状分割线
2013年09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批准新乡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通知,国务院原则同意修订后的《新乡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
通知中指出,新乡市是豫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在《总体规划》确定的850平方公里的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加强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整治与改造,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应统筹考虑为周边农村服务。要根据市域内不同地区的条件,重点发展县城和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优化村镇布局,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鹤壁】城市定位:豫北地区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中心城市\\诗意淇河·生态鹤壁\\形状分割线
2016年07月12日,《鹤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经河南省政府批复实施。到2020年,鹤壁将成为豫北地区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中心城市,市域人口规模将达190万,城镇化率将达70%; “诗意淇河·生态鹤壁”的城市定位将更加明晰,一座生态文明、活力特色、幸福和谐之城也将呈现在人们面前。
【许昌】城市定位:河南省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未来15年发展目标:\\中原城市群融合发展先行城市\\形状分割线
2016年1月28日,《许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获河南省政府批复,许昌今后15年的发展蓝图至此敲定。
省政府在批复中明确,许昌市是河南省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同意《规划》确定的许昌市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125万人、建设用地规模135平方公里和203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190万人、建设用地规模189平方公里的城市规模。
《许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确定许昌未来15年发展目标为:将许昌市建设成为中原城市群融合发展先行城市,一座产城融合、活力迸发的创新开放城市,一座林水相依、人水和谐的生态宜居城市,一座传承包容、古风新韵的曹魏文化名城,一座居者心怡、来者心悦的健康幸福城市。
国家发改委为郑州献锦囊 打造中心城市走好这三步
中国领导干部网郑州讯:国务院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法不足一个月,春节前,国家发改委就给出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锦囊”—— 《关于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其中不仅分析了郑州目前的“短板”,还针对性提出补短板意见和措施。国家发改委与河南省人民政府还明确提出,未来将在规划编制、政策实施、项目安排、改革试点等方面予以适当倾斜。
【诊断】:郑州的“短板”有哪些:凭借区位、人力资源等良好条件和巨大潜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然而,郑州想要成为国家中心城市,还有一些“短板”要补起来。
1月24日,河南商报记者从省发改委获悉,国家发改委近日发布《关于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郑州怎么建设,还有哪些短板,《意见》给出了详细攻略。
短板1:郑州地处国家“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中,陆桥通道和京哈京广通道交会处,是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但是,郑州经济首位度不高,高端要素资源集聚力不强,区域辐射带动作用发挥不足。
短板2:郑州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是我国重要综合交通枢纽、商贸物流中心和内陆进出口大市,具有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的先天优势,但目前开放水平不高、窗口作用不强。
补短板 要分三步走!
【科教】:郑州要建成全国重要科教中心
“同为国家中心城市,郑州与武汉相比,最大的‘短板’就是科教。”河南省社科院院长张占仓在接受河南商报记者采访时说,从《意见》来看,郑州未来几年确实要在这个方面下功夫。在《意见》中,比较大的篇幅都在讲支持郑州加快聚合创新要素资源。
大学建设:郑州不仅要开展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也要引进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国家级科研院所设立分支机构,建设全国重要科教中心,并力争建设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城市。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郑州需要建立更为完善、更加开放、更加灵活的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机制,才能在这里集聚国内外创新型领军人才、高水平创新团队和专业人才队伍。
中原文化:此外,对于中原独特的文化魅力,《意见》中说,郑州可以在文化方面有更好的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诸如古都文化、功夫文化、根亲文化和儒释道文化,文化将成为郑州提升凝聚荟萃、辐射带动和展示交流功能的载体。
嵩山论坛也将打造成为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对话交流的重要平台。
【产业】:培育国际知名的创新领军企业
对河南来说,发展科教也是为了培育更多的创新产业,弥补郑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经济体量不足、经济首位度不高的问题。
“河南以前经济结构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能源、原材料及初级加工业在整个经济中占比过大,而先进制造业占比较少。这些年,河南一直在通过航空港的建设实现先进制造业的聚集,带动河南产业调整的同时,也增加了郑州的经济总量。”中原发展研究院院长耿明斋在接受河南商报记者采访时说。
产业集群:《意见》提到,郑州要全面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在高端装备、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等领域,培育一批国际知名创新型领军企业,打造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新一代智能终端、电子核心基础部件、智能制造装备、生物医药、高端合金材料等新兴产业。这些产业的发展,将突出郑州在整个中原城市群中的地位。
依托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郑州商品交易所等平台发展,郑州将搭建辐射全国的特色化、专业化服务平台,并建设好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
围绕“互联网+”带来的新业态,郑州也将探索分享经济、平台经济、体验经济、社区经济等的发展。目前,龙子湖大数据谷正在打造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开放度】: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
作为我国重要综合交通枢纽、商贸物流中心和内陆进出口大市,郑州具备成为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的优势。这些年来虽然努力不少,但与其他跻身国家中心城市名单的城市相比,开放水平并不算高。
“虽然郑州属于内陆城市,但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州片区、郑州国际航空口岸和国际铁路口岸等,都给了郑州向国际开放的窗口和机遇。”河南省政协提案委副主任王永苏说。
开放方式:《意见》中提到,郑州在巩固原有全国铁路枢纽地位的基础上,建设多联式国际物流中心,航空港、铁路港、公路港一体协同,建设以航空、铁路为骨干的国际物流通道。河南自贸区的建设,也能帮助郑州扩大投资领域开放,积极有效吸引境外资金、先进技术和高端人才,提升郑州航空港区、郑州经开区等开放功能。
政府职能: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也包括政府职能的转变。
政府管理模式将从“大包大揽”,转变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适应现代治理体系要求。加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力度,全面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最大限度放宽市场准入和减少政府对市场经济活动的干预。全面实施政府办事 “单一窗口”模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作为国家中心城市,郑州不仅自己发展,还将引领中原城市群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等城市群的互动。(责编:周云)
未来四年河南新通18条高速 最全通车时刻表
今日(28日),河南省交通厅正式发布未来四年全省高速公路通车的“时刻表”。截止到2020年,河南计划通车、续建、开工项目18个,其中,今年计划开工项目2个,建成通车项目2个。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干一季度动员会精神,加强全省交通重点项目管理,加快推进工程建设进度,近期省厅组织各交通重点项目编制了2017年工程进度管理台帐,分解了年度投资目标,细化了施工节点计划。
通车项目及通车时间:
1、商登高速公路郑州境航空港区至登封段全长61.9公里,2014年9月开工建设,预计2017年8月建成通车;
2、邓州至豫鄂省界高速公路全长13.1公里,2015年6月开工建设,预计2017年12月建成通车。
续建项目及通车时间:
1、安阳西北绕城高速公路续建27.1公里,2015年11月开工建设,预计2018年10月建成通车;
2、郑州机场至周口西华高速公路二期工程续建45.1公里,2015年6月开工建设,预计2018年11月建成通车;
3、三淅高速公路豫晋省界至灵宝段续建5.2公里,2015年12月开工建设,预计2018年11月建成通车;
4、三门峡黄河公铁两用桥公路南引线工程2.2公里,2016年11月开工建设,预计2020年7月建成通车;
5、郑西高速公路尧山至栾川段续建78.8公里,2016年9月开工建设,计划于2020年12月建成通车;
6、台辉高速公路豫鲁界至范县段续建37.7公里,2016年9月开工建设,预计2019年12月建成通车;
7、济洛高速公路豫晋省界至济源段续建19.8公里,2016年9月开工建设,预计2019年12月建成通车;
8、济洛高速公路济源至洛阳西续建42.4公里,2016年11月开工建设,预计2019年12月建成通车;
9、商南高速公路周口至南阳段续建195.6公里,2016年11月开工建设,预计2019年11月建成通车;
10、淮信高速公路息县至邢集段续建98.5公里,2016年11月开工建设,预计2019年12月建成通车;
11、长济高速公路长垣段续建28公里,2016年4月开工建设,预计2018年6月建成通车;
12、范辉高速公路鹤壁至辉县段续建62.6公里,2009年6月开工建设,预计2018年12月建成通车;
13、渑池至垣曲高速公路豫境段续建42公里,2015年11月开工建设,预计2019年6月建成通车;
14、新乡块村营至营盘高速公路续建66.1公里,2016年12月开工建设,预计2019年12月建成通车。
今年计划开工项目及通车时间
1、郑西高速公路栾川至双龙段全长49.4公里,2017年3月开工建设,预计2020年12月建成通车;
2、郑西高速公路双龙至西峡段全长13.2公里,2017年6月开工建设,预计2020年12月建成通车。
记者了解到,预计今年将有2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续建高速公路将有5条在18年建成通车,7条在19年建成通车,2条将于2020年建成通车。今年计划开工的两条高速公路将于2020年建成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