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政务试点方案出台 推动群众办事“一号”申请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务院法制办、国家标准委等10部门《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开展信息惠民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要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入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构建方便快捷、公平普惠、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体系。推动实现3个转变: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变“群众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一号”服务一生
《方案》明确了三方面重点任务。一是简化优化群众办事流程。全面梳理涉及群众办事的政务服务事项,以公民身份号码作为唯一标识,形成居民个人电子证照目录,建设电子证照库,推动群众办事的“一号”申请,实现“一号”为居民“记录一生,管理一生,服务一生”。二是改革创新政务服务模式。以统一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和政务服务信息系统为支撑,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管理,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的“一窗口受理、一平台共享、一站式服务”,逐步实现就近能办、同城通办、异地可办。三是畅通政务服务方式渠道。整合各部门孤立分散的政务服务资源,拓展“互联网+政务服务”渠道,构建群众办事统一身份认证体系,推进群众网上办事“一次认证、多点互联”,实现多渠道服务的“一网”通办,同时做好政务服务个性化精准推送,为公众提供多渠道、无差别、全业务、全过程的便捷服务。
80个城市试点两年
《方案》提出了“两年两步走”的实施步骤,以80个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为试点单位,通过两年左右时间,实现“一号一窗一网”的目标,服务流程显著优化,服务模式更加多元,群众办事服务满意度显著提升。2016年,在试点城市内基本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的“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2017年,初步实现各试点城市间政务服务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协同,基本公共服务事项80%以上可在网上办理。同时形成可复制的经验,逐步向全国推广。
■热点;如何构建群众办事统一身份认证体系?
以公民身份号码为唯一标识,结合实名制,探索运用生物特征及网络身份识别等技术,联通整合实体政务服务大厅、政府网站、移动客户端、自助终端、服务热线等不同渠道的用户认证,形成基于公民身份号码的线上线下互认的群众办事统一身份认证体系,实现群众办事多渠道的一次认证、多点互联、无缝切换。
梳理整合教育、医疗卫生、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区服务、婚姻登记、殡葬服务、社会工作、劳动就业、社会保障、计划生育、住房保障、住房公积金、公共安全等民生服务领域的网上服务资源,借助统一身份认证体系,联通各个网上办事渠道,构建便民服务“一张网”。(据新华社) 请大家仔细看看身份证的奥秘,探寻身份证号码所蕴含的信息。 18位的身份证号码前两位代表各省级政府的代码,比如河南前两位就是41,北京是11,上海则是31。18位的身份证号码3-4位代表地、市级政府代码。18位的身份证号码5-6位代表县、区级政府代码。18位的身份证号码7-10位代表身份证持有人的出生年份。身份证号码11-12位代表身份证持有人的出生月份。出生月份也很重要的,这决定了你的星座。号码13-14位代表身份证持有人的出生当月日期。18位的身份证号码15-18位代表身份证持有人在当地的顺序码,在17位中奇数为男、偶数为女。x代表10,什么嘛,小编一直以为以x结尾的人有特殊能力,能拯救世界。
身份证有效期限
身份证也是有有效期限的
各年龄阶段所对应的身份证有效期也是不同的
十六周岁以上公民的居民身份证的有效期为十年、二十年、长期
十六周岁至二十五周岁的,发给有效期十年的居民身份证
二十六周岁至四十五周岁的,发给有效期二十年的居民身份证
四十六周岁以上的,发给长期有效的居民身份证
未满十六周岁的公民
自愿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的
发给有效期五年的居民身份证
身份证的用处
身份证作为每一位公民都拥有的一个证件,在生活中是有很多用处的,小编盘点十个用处。
1 现在的小孩上学要户口本,要家长的身份证,把家庭的全部信息几乎都统计了。
2 买卖房子要身份证,户口本。
3 买火车票,机票,游轮船票等需要身份证,进车站需要身份证。
4 结婚登记、生孩子办理准生证、办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都需要身份证。
5 办理银行卡、到银行取大金额的钱、银行卡丢失了挂失及挂失后取钱都需要身份证。
6 学生申请困难费用、高考时办准考证、进考声场、到高校报名时需要身份证。
7 办理手机卡,电话,宽带等需要身份证,办理相关业务需要身份证。
8 到网吧里上网需要身份证,出差住宿需要身份证。
9 自己想注册一个公司领个营业执照、在与别人签订合同时都需要身份证。
10车辆买卖,车子违章到派出所领取车辆、车辆年审都需要身份证。